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是指運用水利、農業、林業、科技等措施對農田進行綜合治理,改變不利于農業生產發展的自然條件,提高農田生產能力,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如何提升農田水利工程基礎設施。
1、加強領導.廣泛發動。
為農田水利建設提供組織保障把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擺在農業農村工作的突出位置.成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領導小組.制定扶持政策.加大行政推動,逐級分解任務,層層落實責任,保證各項農田水利工程基礎設施建設快速高效推進。積極研究上級政策導向.在詳細調查摸底的基礎上.高標準制訂各種水利規劃.明確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工作思路、工作重點和目標任務。同時,通過各種渠道,采取多種方式。把農田水利工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意義、目標要求、扶持政策宣傳到干家萬戶.大力宣傳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中涌現的先進典型.引導農民自覺自愿投資投勞。積極投身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中去。
2、多方面籌集資金.加大投入。
在積極爭取上級補助資金的同時.充分發揮政府財政扶持資金的引導作用,拓寬融資渠道,多方籌集資金,不斷加大水利設施投人力度。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優勢互補、形成合力”的要求,積極整合現代農業、土地整治、農業綜合開發等涉農資金,實行集中投入、整體推進,改變“各自為戰”的分散投入模式,提高資金利用率和工程效益。
3積極推行工程管理體制改革。
采取承包、租賃和拍賣等形式,明晰所有權,落實管理權,搞活經營權,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水利建設管理體制.使建成的小農水工程真正有人修、有人管.確保工程長期運行。同時,積極組建農民用水戶協會,使建設和管理有機銜接.讓受益群眾全程參與.真正成為農田水利建設和管理的主體。
4、讓農民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農田水利工程基礎設管理維護。
要充分利用好農村現有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提高設施利用率.最大限度地發揮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方便農業生產.以減少旱澇災害造成農業生產的減產和提高農田的產出.從而提高農民的收入 只有把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和農民貼身利益了利益聯系起來.才能使農民真正的參與到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管理維護。
5、開展基礎研究.做好技術支持
一要按照統一管理、分工負責、公開透明、多方參與的原則.統籌協調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標準:二要推廣新技術新方法.關于農田水利工程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技術問題.開展科學研究,組織科技攻關,力爭有所突破,提高灌水效率:三要加強培訓.整合培訓資源.加大對農田水利工程基礎設施建設的相關人員培訓力度,提高業務能力、技術支持和綜合素質。


首頁
集團概況
集團動態
工程業績
瀝青拌合站
人力資源
網校系統
聯系我們